首页 生活文章正文

北京有望取消汽车限购吗 禁止汽车限行限购买车自由终于要实现了吗

生活 2023年12月30日 20:49 515 叔廷
问题描述 北京有望取消汽车限购吗

推荐答案

要说汽车限购这件事,定政策的人肯定不需要参与摇号。已经十多年了,你就是放开限购汽车了,看现在北京道路的情况,愿意开车上下班的也是少数。

专家也不去老百姓的小区调研一下,平时停在小区的车,基本只是在周末或者逢年过节才用

其他回答

禁止汽车限行限购买车自由终于要实现了吗

禁止汽车限行限购“买车自由”终于要实现了吗?

一线城市会出台汽车限购政策来缓解交通压力,但这些限购、限行、限牌的政策与国家汽车战略的“顶层思维”相冲突。新能源汽车逐步纳入限制范围后,政府出台新方案:“实行多年的汽车限购政策即将逐步取消,各地不得限购限行”新能源汽车。”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指出,为着力破除制约消费的市场壁垒,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积极促进汽车更新消费,要坚决打破消除乘用车消费壁垒,同时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和使用。

严禁各地出台新车限购措施。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要根据城市交通拥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控制等效果,加快由限制购买向引导使用转变,根据道路拥堵情况合理设置拥堵区域。研究探索拥堵原则上,拥堵区域外车辆购置不受限制。

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购,已经实施的要取消。鼓励各地支持无车家庭购买第一辆新能源汽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停车费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给予优惠,探索建立零排放试点区。

我国有8个城市实行汽车限购: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石家庄、天津、杭州、深圳。因此,新的《实施方案》将影响这8个城市的汽车限行、限购、限牌政策。

挽救车市

?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在持续增长28年后首次出现下滑,但从整体市场来看,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布了《实施方案》号文,其首要目的就是从政策层面清除汽车市场的不利因素。

当然,这《实施方案》并不是政府救市的第一枪。2019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表示,2019年将制定出台促进汽车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此后,“汽车下乡”、“皮卡车进城”、“二手车解禁”、“降低制造业税费”等措施相继出台,但这些政策力度并不大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也无法准确消除消费者。障碍”。

北京是唯一限购新能源的城市

?

此次《实施方案》中明确了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限购,而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是唯一一个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限购的区域。根据网络报道:“北京市2019年新能源小客车指标6万个,个人指标额度占年度指标配额的90%,共计5.4万个。而北京市小客车指标申请审核结果显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41.73万个有效编码。这意味着,如果按照现行的每年5.4万张牌照分配规则测算,新能源车指标新申请者或将至2027年才能获得购车指标。”

很明确的一点是,即使《实施方案》出台后,北京几十万的新能源指标肯定不会一夜之间全部释放。在这个全国最知名的拥堵城市中,40多万辆新车在短时间内驶上街头就意味着交通的彻底瘫痪,所以期待北京交通委立刻做出跟进举措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一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后都依赖着政策补贴的大力扶植。随着这几年补贴的不断退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白热化。像北京这样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限购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在北京之外的新能源汽车也并没有多大的起色。极度依赖政策和送牌的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做好“独立生活”的准备。

新政策是否真能找到痛点?

?

发改委所提出的《实施方案》实为政府工作的指导意见,属于“顶层意见”,而各地将在不违背方案的前提下具体制定实施细节。政府在促进车市这一事情上已经多次出手,但在我看来,这些政策都很难触及消费者的心坎里。

究竟如何才能促进车市?或许实实在在的降价优惠、减免相关购车税收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

“汽车限购”再被点名 未来或逐步放宽或取消

北京或取消汽车限购政策

全国大规模限购始于10年前,主要针对的是北京,即便如此,北京的机动车数量依然十分庞大。去年的数据显示,北京的机动车数量超过500万,而这座城市的常住人口也不过2000万出头,差不多每4、5人拥有1辆汽车。

由于北京城有很多老人和孩子,再加上很多普通工薪族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因此真正算下来,可能每1、2人中,就拥有1辆汽车。而北京又是1个经济发达的地方,每天上下班的人非常多,堵车问题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在高峰时期,一段5公里的路,开车可能要走2、3个小时,出门真不如骑自行车或者走路。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限购政策实施10年后,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因此,国家正在考虑取消限购政策,从其他方面改善这个问题。

其实,如果人口没有那么密集,实行限购政策完全能够起到缓解交通拥堵状况的目的,像深圳、上海等地实行汽车限购后,交通情况都有明显好转。只是北京过于特殊,以至于需要另想办法,目前,相关迹象表明,限购已经没有过去那么严格,未来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甚至全面取消。

当汽车降价潮无用时,取消限行限购才是最终答案?

当前车市的低迷走势仍在持续,即使是蓬勃发展的新能源车市,7月也出现了下滑。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稳住 汽车 消费至关重要。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释放 汽车 消费潜力,实施 汽车 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 探索 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

解除限购利于促进 汽车 消费

“推动 汽车 消费升级、促进扩大 汽车 消费的意义非常重要,未来各地政府如果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认真组织实施鼓励政策,破除抑制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对未来的 汽车 消费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中国 汽车 流通协会最新一期“中国 汽车 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显示,2019年7月 汽车 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依然位于警戒线之上,达到62.2%,环比上升11.8%,同比上升8.3%。

其实,为了稳住 汽车 消费,自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部、环境部等部委已发布多项方案。其中,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在今年6月6日联合发布了《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该《方案》明确提出,严禁各地出台新的 汽车 限购规定,已实施 汽车 限购的地方政府,应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与此同时,各地不得对新能源 汽车 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提及是否应该取消 汽车 限购,业内一直有着不同的观点。一方观点认为, 汽车 限购让消费者失去了购买自由。另一方观点认为,如果不限购,大量的购买需求将对城市的管理造成不可控的影响。

释放 汽车 消费潜力正逐步推行

8月26日,北京小客车指标办公布了今年第4期摇号的基数序号总数。经测算,本期约2622人抢一个指标,中签难度再创新高;新能源指标有超过44万人申请,新申请者或将等到2028年才能有资格购车。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 汽车 保有量达2.5亿辆,其中,私家车达1.98亿辆。与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上半年 汽车 新注册登记车辆减少139万辆。从城市分布情况看,截至6月,全国66个城市 汽车 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29个城市 汽车 保有量超过200万辆,11个城市超过300万辆。北京、成都 汽车 保有量超过500万辆。

目前,全国实施限购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等共8个城市,而自上述《方案》发布以来,仅有广州、深圳两地作出了响应——增配18万辆摇号指标,而其它限购城市,如北京、上海,情况比较复杂,迟迟没有表态,相关政策仍不明朗。

崔东树认为,对车市支持力度的加大,车市还是存在“翻盘”的机会,尤其是此次对 汽车 消费的全面支持,这对行业发展、对百姓便利购车和便利用车都有促进作用。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海南阶段性放宽汽车限购政策 取消户籍/指标数量限制等

3月6日,湖北省下场给到汽车消费相关补贴,至此降价潮正式开始。而随着降价潮陆续在全国发酵,相关的效应也在逐步显现。

3月1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文,降价潮可能引发一系列影响汽车市场有序发展的问题;

3月2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方面表示,降价处理库存,适当回收成本是正常经营措施,但不能因此沦为价格战。

随着时间进入4月,3月的降价潮效果尘埃落定,汽车流通协会的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62.4%,环比2月上升4.3%。乘联会对3月狭义乘用车的销量预测为159万辆,同比2022年3月持平。各大新能源主流车企的销量数据则显示,新能源车正在越来越好卖,而主要参与降价潮的传统车型们,十分落寂。

“降价潮的结果很清晰了,以至于它现在结不结束,是否结束都不太重要。”参与了4月1日电动车百人论坛的资深媒体人,如此评价。在当天的现场里,有不少车企掌门人聊到了降价潮的相关话题,尤其是深蓝汽车CEO的结论是行业价格战基本结束,但这并未成为行业的关注点,也没有在后续如王传福、余承东等的观点那样,被进一步传播发酵。

2023年过去四分之一,恢复经济这条主线里,动静最大的无疑是汽车领域。从1月的涨价潮,到2月的降价潮,再到3月的政府下场开启补贴,但汽车的消费增长预期本质上没有得到释放。

杭州探索解除限行限购,激起了新的水花

眼见得,单纯在价格方面做出新调整,其实已经没有太多意义。除非头部车企,特斯拉或者比亚迪主动下场掀起新一轮高峰,但它们即没有降价的理由,也没有降价的逻辑。整个汽车消费市场都在观望,甚至是很多在降价潮中买车的人感受到了新的焦虑。

靠价格无法实现增长,靠补贴等政策无法实现增长,换言之仅仅依靠企业在现有的玩法里,已经没有太多新的好办法。不过,就在消费者大多保持观望时,杭州的一条新闻冲上了热搜,事关汽车使用与消费。

3月31日,电动车百人论坛召开的前一天,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正在探索取消“双限”,小客车限购、地面道路限行,一石激起千层浪。

限行、限购,这是在诸多城市里实行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到,在各地的此类政策调整新闻下方评论区中,都有着众多迫切潜在消费者的迫切表达。网络上的观点如此,现实中也有相应表达。2019年6月6日,发改委三部门曾发布方案,应该对汽车限行等方面进行松绑,而汽车限行的相关话题也总能引发广泛讨论。

当然,令人最为关心的还是,此次杭州探索取消双限是否可行,预期如何,以及能否引发其他地区的政策变化。

是否可行,预期如何?从当前的数据来看,是可以对其保有比较强信心的。

2014年5月5日,杭州开始对小客车实施双限。就在那一年,杭州仅次于上海位列相关媒体统计的“中国十大堵城”第二位,拥堵延时指数2.10,平均延迟时间、平均速度分别为14.47分钟、19.81 公里/小时。

2015年,杭州指数1.98,在高德地图与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联合发布的数据中排位全国第四;

2016年,指数1.88,排位第八;2017年,杭州排位第48;2018年,杭州指数1.65,排位第35。

在不同的数据维度中,杭州还曾位列中国第二堵的城市。如2016年城市交通延误指数2.01,但目前已经下降至1.6左右。

另外,再参考杭州近几年的智慧高速公路相关消息,随着沪杭甬智慧高速的不断完善,不分试验路段的道路平均车速提升8%、通行能力提升20%、道路拥堵时间降低10%、道路行车事故下降10%、救援时间缩短10%。这之中,除了对道路的合理调整、更多大数据的融入、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之外,汽车企业对其也有暗中帮助。如,吉利汽车在这一时段中进入造车3.0时代,恰逢车联网等系统高速发展,吉利在之后推出PHEV技术ePro等方案里,也引入了根据路况车辆适当调整时速、驾驶状态等功能,不过这并未在全行业得到普及。

道路调整、法规调整、智能大数据的调整,让杭州从高拥堵城市,变成不太拥堵的城市。所以,基于这种表现来看,它探索取消双限,是中长期发展策略的落地结果。而除了杭州之外,也有不少重点城市在寻求相关的探索,如2020年12月南昌正式取消机动车尾号现行政策,1年多时间后,南昌在2022年9月发布,成为全国首个从“限行”到“不限行”交通拥堵指数“不升反降”的城市。

可以看出,基于部分重点城市的探索,以及近几年商务部、工信部对汽车限购等政策推动放松的方向来看,关于限行限购等政策的松动是有机会的,至于能否逐步扩散至全国,其实要看杭州这种城市的探索效果如何。如果能基于智能、大数据等方式产生高性价比解决方案,那自然是未来可期。

解除双限,就能真正刺激汽车消费规模?

交通拥堵在不断缓解,汽车销量的增长在之中也有变动。

汇总浙江省2019-2022年4年的汽车销量表现,具体如下:

数据源:达示数据,2019年,浙江省全年汽车销量165万台,仅次于广东、江苏排名全国第三,较2018年销量有所下滑。杭州市,2019年汽车销量45.82万台,较2018年有下滑,排名全国第8;

数据源:公安部上险数据,2020年上半年,浙江省汽车销量56.93万台,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排名全国第四,杭州的上半年销量为14.26万台,依然排名全国第八;

数据源:公安部上限数据,2021年全年,浙江省全年汽车销量165.2万台,杭州仍排名全国第八,销量43.4万台;

2022年全年,浙江省全年汽车销量181.8万台,杭州销量50.69万台。

从公开数据来看,随着智慧交通等方面的应用,道路的拥堵在不断降低,不过汽车销量的增长其实并不算特别明显。

汽车消费是一个整体工程,同时涉及当地的收入、经济表现,基础设施建设表现,城市规划表现,人口基数表现等。几者之间有着互相制衡,所以仅从当前的一系列数据来看,取消双限是会对车市有所刺激的,至少是比3月的降价潮表现更好,但刺激幅度有多少,尚难估量。参考2019年时贵州放开汽车限购时中信证券给出的数据,放开限购有望释放10万台的汽车销量增量,再结合贵阳的常住人口为600万人左右,其实能够看出之中大概的消费潜力如何。

目前限行限购的典型城市主要为,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深圳,人均资源都相对固定且有限,所以从双限政策取消角度来看,增长的空间也相对有限。另外,这一轮的降价潮里,也让人看到了消费者面对大量新生变动时的观望情绪很重,所以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即便是双限政策以超预期的速度全面放开,其面临的大概率是刚需人群购买后,更多遭遇观望。

政策刺激增长,但很多销量不该被拯救

降价潮也好,探索取消双限也罢,其实背后的指向性都比较清晰,即促进汽车市场的循环与增长,带动整个汽车市场的增长。不过,在此次降价潮的发酵中,还出现了除此之外的新信息增量,即国六A的切换过度需要更多时间和人群来转化。

在2023汽车流通行业蓝皮书论坛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表示:延长“国六A”车型销售期的相关政策或将于近期公布。国六B切换,国六A车型销售期延长,很快就会有相关文件出来,靴子即将落地。

多份网络公开数据都显示,当前汽车市场中约有200万台国六A排放车型待消化,如果按照原本国家规定的政策来看,7月1日之前它们都需要完成上牌,否则将无法进行销售。

200万的待消化数字是什么,这是个问题。

早在3月初的湖北降价潮开始时,我们已经对此进行了初步验证。首先,在此次降价潮开端的湖北省,东风旗下参与补贴的主流车型,早已完成了国六B排放的切换。早在2016年12月,国六A、国六B的排放方案已在环保部文件中出现,国六A在2020年7月1日实施,国六B在2023年7月1日实施。从国六A到国六B,有着3年切换期。同时,国内绝大多数车企基本都参与了国六排放的拟定工作。换言之,7年前,绝大多数车企就已经知悉了国六B排放在2023年切换的事宜。

以此次降价潮中的几款知名车型来说,早在2019年年末2020年内先出,神龙汽车(标致、雪铁龙)就已经给到了提前实现国六B的产品上市与宣传。本田亦是如此,2022年时推出的新车均能找到换装国六B动力的信息。同样是在2020年,东风日产也已开始提前切换国六B排放动力。

大众,也一样是在2020年就开始了切换,即便是斯柯达,也在2023年1月完成了切换。吉利全系国六B新品在2020年6月发布,甚至长城汽车在2019年1月就已经开始申报了满足国六B排放的皮卡车型。

基本上,所有的主流品牌都打出了关于国六B的提前量,那么,200万待消化的国六A车型属于谁,不算难以解答。

它们之中,包括放弃国产的菲亚特克莱斯勒,中规Jeep角斗士因排放受限在2023年年初降价12万,以及指南者、自由光等。不过,大多数车企的宣传资料中只出现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话术,并未具体说明是国六A或国六B。网络中很多人在购车后也开启了对真假国六B的讨论,因为很多人发现在车辆进行购买上牌时,相关的信息才会得到确定。

所以,200万国六A待消化的信息如果属实。那要么是一些不太好卖的车型,在市场中的存量;要么是很多车企在宣传中表示全面国六B,但还在生产国六A的车型,想要赶在切换之前完成促销。

上述两种,不论哪个,其实都代表的是相对落后的产品力或技术力。也因此,这类销量站在市场的角度来看,有没有必要被刺激和拯救,是值得讨论的。

当然,眼前我们不会看到什么明确的答案。这个答案,或许会在2023年7月1日前后浮现,那些不符合规则的车,因为数量的庞大,它的流向自然会比较明显。当然,如果延期策略成真,那则是另一个话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易车讯 日前,海南省印发《海南省稳经济助企纾困发展特别措施(2.0版)》,其中提到要放宽限购政策大力刺激汽车消费。

2022年9月至12月期间,阶段性放宽购买小客车限制,激活过期未使用指标,阶段性增加普通小客车增量指标数量

阶段性放宽普通小客车增量指标申请资格条件,取消居住证和驾驶证限制;

取消对近24个月(含)连续在本省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非本省户籍人员的摇号限制;

取消?个人名下在本省已登记小客车超过3辆的,只有3辆(含)可以取得更新指标?限制。

名下有注册登记新能源小客车但无普通小客车的个人,可申请参与普通小客车增量指标摇号。

更多《海南省稳经济助企纾困发展特别措施(2.0版)》,可以参阅下方长图(海南省相关部门制图)

2022年8月汽车销量榜单已经正式登陆易车App?销量榜?,了解更多新车销量数据,请关注易车App。

大金科技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沪ICP备20230248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