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文章正文

颅内淋巴瘤术后偏瘫,如何康复训练?

经验 2024年08月07日 17:16 566 金宁

颅内淋巴瘤是一种影响脑部健康的严重疾病,术后偏瘫是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偏瘫指的是患者的一侧身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这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然而,通过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一、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颅内淋巴瘤术后偏瘫的康复训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康复训练的原则

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确保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渐进性原则:康复训练应从易到难,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3.安全性原则:在训练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三、康复训练的方法

1.运动疗法: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如床上活动、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被动运动如关节被动活动、肌肉按摩等,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作业疗法:通过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任务,如穿衣、洗漱、进食等,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业疗法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兴趣和爱好,设计一些有趣的任务,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物理疗法:如针灸、推拿、理疗等,可以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4.心理疗法:偏瘫患者往往伴有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四、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2.训练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3.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患者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康复能力。

中医药治疗可以贯穿整个肿瘤治疗过程中,既可以单独用,也可以联合其他治疗。但越早应用中医,往往效果越好,患者受益越高。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是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非遗“袁氏中医疗法”传承人,自幼便在家族的影响下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饱读医书,上承衣钵,兼容百家,专研中医肿瘤专科,师承中医泰斗余桂清教授,经过四十余年的不断临床实践,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帮助许多癌症患者恢复了正常生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淋巴瘤真实案例分享:

李某某,淋巴瘤,2013年7月1日初诊,河南省济源人

2013年3月1日,患者被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双侧颈部、纵膈、双侧腋窝、腹膜后、双侧腹肌股沟区多发淋巴结,符合淋巴瘤表现。”在省医开始化疗后,仅1次化疗,原本身体就虚弱的她出现不思饮食症状,体虚乏力加重,头发也掉光了。无奈回家休养,两月后基本无法动弹(腿脚不能弯曲,需要两个人架着走),且瘦得皮包骨头,体重从原来的120多斤下降到80多斤!2013年7月1日,全身虚弱无力,由于胃部撑胀、低热等原因已连续十多天不能入睡的患者,被两个人架着走进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大门。2013年7月1日开始中医治疗,经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诊治后,服药感觉肚子饿,想吃饭了。先是慢慢的吃一根香蕉,接着可以喝排骨汤,吃面条……能吃饭后,身体也开始慢慢觉得有劲儿。且服药20天中,颅内淋巴瘤术后偏瘫,如何康复训练?仅发过一次低烧,胃部撑胀缓解,不再失眠。继续服药后,患者各种身体不适基本消失。2016年10月14日患者到希福医院巩固用药时,专门到医院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2017年3月26日回访病人,身体一切正常。2023年2月患者介绍两个病人,患者病情稳定,希福医院赠药巩固。

颅内淋巴瘤术后偏瘫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 颅内淋巴瘤术后偏瘫如何康复训练?

大金科技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沪ICP备20230248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