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文章正文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教授的经典之作解析

百科 2024年08月23日 09:01 144 杲毓

前言

在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自动控制理论作为其核心支撑之一,对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动控制原理》一书自问世以来,便以其系统全面的内容和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成为了该领域内广受推崇的经典教材,本文旨在对该书进行深入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应用技巧。

作者简介

胡寿松教授是中国著名的自动化学者,在自动控制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他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还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自动控制原理》凝聚了胡教授多年的研究心得和教学经验,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及进阶学习的教材。

1.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定义与分类:首先从宏观上介绍了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及其主要类型。

历史沿革:简要回顾了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让读者能够从时间线上把握其演进脉络。

应用领域:列举了自动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实例。

2. 数学模型

传递函数: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建立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状态空间表达式:通过例子说明了状态变量法在描述动态系统中的优势。

模型简化方法: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技术手段来简化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

3. 时间响应分析

典型输入信号:定义了几种常用的输入信号(如阶跃、斜坡等),并分析它们对系统输出的影响。

稳定性分析:讨论了系统稳定性的判定准则及其重要性。

性能指标:列举了衡量系统动态性能的关键指标,如上升时间、峰值时间等。

4. 频率响应分析

基本概念:解释了频率响应的概念及其与时间响应之间的关系。

Bode图:通过绘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来直观展示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Nyquist稳定性判据:介绍了一种基于频率域分析的稳定性判断方法。

5. 系统校正

PID控制器设计:重点讲述了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的设计原理与参数整定方法。

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控制方式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复合控制策略:提出将多种控制技术结合起来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思路。

6. 计算机控制

采样系统:讨论了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建模及其与连续时间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

数字控制器设计:探讨了基于Z变换的数字控制器设计方法。

实现问题:涉及硬件选型、软件编程等方面的实际考虑因素。

特色亮点

案例丰富: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有助于加深读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习题配套:每章末尾均附有习题练习,便于检验学习效果。

语言通俗易懂专业性强,但表述清晰明了,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掌握。

《自动控制原理》作为一本经典的教科书,不仅覆盖了自动控制领域的基础知识,还涵盖了前沿技术和研究进展,无论是对于刚接触这一领域的学生来说,还是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该学科的专业人士而言,《自动控制原理》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好书,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激发大家进一步探索自动控制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就是关于《自动控制原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概述及个人的一些理解和看法,要想真正掌握这门学问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实践操作,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分享你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心得体会!

大金科技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沪ICP备20230248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