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深读|5%左右GDP增长目标怎么看?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影响几何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5%的经济增长目标意味着实际增长动能要强于去年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符合普遍预期。
“2023年是5.2%的GDP增速,2024年5%的增速目标比较谨慎,也非常合理。”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说,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态势很好,但经济结构性问题还是比较突出,2024年中国经济继续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5%的GDP增速虽然谨慎,但如果将经济的重点放在质量上,5%的意义势必会很大,结合另一个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看,这很好体现了2024年经济发展重质量的特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实际上,考虑到基数因素影响,今年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意味着实际经济增长动能要强于去年。
“5%的增速目标与此前国内外各类机构判断基本一致,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王青说,预计2024年居民消费有望继续恢复,加之宏观政策仍将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今年经济实际增长水平有望达到5%左右。
CPI涨幅3%左右
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2%,物价低位运行。
盘和林认为,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在3%左右,说明今年在刺激内需市场上将进一步发力,且力度还会比较大。“当然,这也是基于全球宏观经济面做出的决定,因为2024年美元无风险利率很可能是下降态势,这对于中国经济扩张是有帮助的。”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物价目标符合市场预期,2023年我国物价水平整体偏低,主要反映我国供需结构存在一定失衡,需求复苏相对供给复苏滞后,以及受到国际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影响。
周茂华指出,从趋势看,我国商品消费整体低于趋势水平,消费动能有进一步修复空间;工业企业部门整体库存积压情况在持续缓解,工业出厂价格逐月改善等,商品通胀大幅下滑阶段过去等,今年我国物价有望呈现温和改善态势。同时,受目前全球通胀仍偏高、全球极端气候频发、地缘冲突潜在外溢等影响,我国3%左右的通胀目标较为合适。
财政赤字率3%,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恢复增长,加上调入资金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报告还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认为,从目标看,今年财政总体维持在相对比较稳定的水准,不希望通过过度增加地方政府债务的形式来帮助经济发展,而是尽量控制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债务水平,通过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今年开始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钟辉勇说,其和一般国债的区别主要是偿还期限和用途差异,“超长期特别国债到期期限特别长,有点类似于永续债,用途方面主要服务中央的重大战略支出。”
周茂华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专款专用、精准直达方面特点较为突出,同时,特别国债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在重大项目投资方面的资金约束,有助于扩大短期有效需求的同时增强发展后劲。此外,未来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也有助于改善市场对未来通胀预期。
“我们判断,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不会计入财政赤字率,约相当于2023年126万亿的名义GDP规模的0.8%,这意味着今年实际目标赤字率会在3.8%(3%+0.8%)左右,也与去年计入1万亿增发国债后的目标赤字率基本相同,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则进一步上升。”王青说,这显示2024年财政政策总体上保持稳增长取向,能够保障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处于较高水平,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对地方政府财政收支造成的影响,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王青强调,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意味着在去年增发1万亿国债后,未来一段时间中央政府加杠杆的政策取向进一步明确。2024年财政政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中央加杠杆、地方降风险,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地方政府投资支出负担,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近年来地方政府杠杆率增长较快,而中央政府杠杆率上升幅度不大,目前仍处于国际偏低水平,叠加举债成本较低,仍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
不过,周茂华也强调,虽然预计今年整体财政支出强度高于去年,但财政赤字率维持3%反映国内强化财政纪律,更注重财政实施效率与可持续性。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表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际上是把自贸试验区成功的实践经验推广复制到全国,“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需要全方位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对中国走向制造业强国有很大推动作用。”
周茂华认为,我国产业体系完备、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能力强,国内有高素质产业工人、高效产能配套能力,为外资企业提升研发、生产效率和全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外资进入后通过市场竞争与合作,有助于国内制造业企业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管理、营销方面经验,并推动国内制造业等部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创新能力,助力我国高质量发展。
点击进入专题: 2024年全国两会责任编辑:崔理斯
相关文章
-
精城铜业,现代工业的心脏,生活中的铜色脉动详细阅读
亲爱的读者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铜,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可能我们的手机无法充电,家里的电线无法传输电力,甚至许多日常用品都无法正常工作,铜,这种古老...
2025-07-13 2
-
大快活,生活的艺术,快乐的秘密详细阅读
亲爱的朋友们,你是否曾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到疲惫不堪,渴望一丝轻松和快乐?让我们一起探索“大快活”——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情愉悦的词汇,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概...
2025-07-13 5
-
阿斯利康,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及其对健康的贡献详细阅读
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一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制药公司,我们将深入了解它的发展历程、产品线以及它...
2025-07-13 6
-
重庆莱美药业,创新驱动下的医药行业先锋详细阅读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医药行业中,重庆莱美药业以其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本文将深入探讨重庆莱美药业的发展历程、核心优势、以及其在医...
2025-07-13 6
-
中国北车,铁轨上的经济引擎与技术先锋详细阅读
想象一下,当你站在繁忙的火车站台上,望着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它们不仅仅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纽带,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有这样一家企业,它的名字...
2025-07-13 6
-
探路者,未来之路的先锋详细阅读
亲爱的朋友们,想象一下,你站在一片未知的森林边缘,眼前是一片茂密的树木和蜿蜒的小径,你的目标是找到一条通往美丽瀑布的路径,但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方向,这时...
2025-07-13 6
-
290001,数字背后的神秘力量与自媒体时代的机遇详细阅读
在数字的海洋中,每一个数字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辰,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看似普通,却蕴含着无限可能的数字——290001,...
2025-07-13 7
-
王力安防,守护家庭安全的智能之选详细阅读
在现代社会,家庭安全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安防系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守护家庭安全的有力助手,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王力安...
2025-07-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