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文章正文

飚速车动画片叫什么名字 德国“豹”1主战战车

经验 2023年12月10日 03:18 1.3K+ 万韬
问题描述 飚速车动画片叫什么名字

推荐答案

飚速车动画片叫《飚速宅男》。

《飙速宅男》是由日本漫画家渡边航作画的以自行车竞技为主题的动画片。在《周刊少年Champion》2008年第12号开始连载。至2019年11月为止,已发行64卷单行本。2018年3月累计发行突破2000万册。故事描述就读于总北高中的小野田坂道,在因缘巧合之下加入了学校的自行车社,并踏入了自行车竞速的世界之中,在自行车的世界中发现了自己的潜能。

其他回答

德国“豹”1主战战车

德国“豹”1主战战车

“豹”1坦克(Leopard 1)是由前联邦德国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主战坦克,也是其在“二战”后研制的首款坦克。

基本参数

长度:7.69米

宽度:3.7米

高度:2.79米

重量:62吨

最大速度:70千米/时

最大行程:470千米

结构解析

“豹”1坦克的车体用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前部是乘员舱,后部为动力舱。乘员舱右前部位是驾驶员位置,左前位置有炮弹储存架、通风装置和一防装置,加温装置在乘员舱右侧。炮塔为铸造结构,呈半球形,防盾外形狭长,位于车体中部之上。

作战性能

“豹”1坦克的主炮为英国105毫米L7线膛炮,车顶有1挺由上弹兵操作的MG3防空机枪,其同轴机枪也是MG-3机枪。

“豹”1坦克的射击控制由炮手全权负责,车长则专心搜索目标。找到目标后只需进行简单操作,炮塔就会自动转到目标方位,方便炮手瞄准开火。总的来说,“豹”1坦克在机动力、火力和防护力三方面都有均衡而良好的表现。

美军M3“格兰特/李”中型战车

古代十大战车

巢车

巢车古代的装甲侦察车,用于窥伺城中动静,带有可以升降的牛皮车厢,估计是在唐代出现的。

2. 冲车

冲车是诸葛亮攻击陈仓的武器,也是历代进行攻城的时候使用的重要战车,在陈仓,被郝昭用链球式磨盘所破。

3. 春秋战车

春秋战车是中国古代的正式战车,成员包括一个使用长兵器的武士,一名射手和一名御手。

4. 洞屋车

洞屋车:用于攻城的战车,侯景曾经用它和它的改进型尖头木驴攻克健康,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

5. 虎车

虎车是守城使用的战车,蒙有皮甲,适合巷战,可以作为活动工事。

6. 火箭车

火箭车是明军野战使用的防卫车辆,一般放在军队前方使用。

7. 炮车

炮车是明代的佛朗机炮车是最早的后膛武器之一,其炮弹使用弹仓,可以迅速更换,射速比清代大炮快多了。

8. 偏箱车

偏箱车:戚继光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战车,一侧的装甲可以作为初步的掩体。

9. 塞门车

塞门车:守城的武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

10. 云梯车

云梯车:云梯可不是一般电影上那样一个简单的梯子,它带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

中国最早的战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美军M3“格兰特/李”中型战车

美国的M3中型战车,是二战前期的著名战车,总生产量达6258辆,而且它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应当说明的是,以M3命名的装甲战车有好几种,如M3“斯图亚特”轻型战车、M3侦察车、M3A1半履带装甲输送车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M3“布雷德利”骑兵战车等。所以,这里一定要加上“中型战车”的字样。

一种战车有两种命名,这种情况并不多见。M3“格兰特/李”中型战车算是很罕见的一例。二战之初,美军只有装37毫米火炮的M2中型战车,火力明显不足。1940年,有人建议改装M2中型战车,加厚装甲,并将1门75毫米榴弹炮安装在车体右侧突出的炮座内。这种新战车于1940年7月11日被美国陆军军械委员会定名为M3中型战车。

由于战争的需求,M3中型战车在设计完成后,很快获准投产。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机车车辆公司和鲍尔温机车车辆厂都于1941年4月生产出试验性样车。正式生产型战车于1941年8月开始,到1942年12月结束,共生产了6000多辆。至于“格兰特/李”的命名,则是为了纪念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2位著名的美军将领。格兰特,指的是尤里塞斯·S·格兰特(Grant);李,指的是罗伯特·E·李(Lee)。

这二位都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有趣的是,这二位还是一对冤家对头,格兰特是北军(联邦军)的总司令,而李是南军的统帅。历时4年的南北战争以北军的胜利而告终。随后不久,格兰特又于1868年就任第18届美国总统。想不到格兰特和李在M3中型战车上又“统一起来”了。

不过,虽说都叫M3中型战车,但“格兰特”战车和“李”战车还是有些不同。装有英国设计炮塔的,被定名为“格兰特”1型。标准的M3中型战车,被称为“李”1型。M3A1型被称为“李”2型,M3A3被称为“李”4型,装柴油机的M3A3被称为“李”5型,M3A4被称为“李”6型,M3A5又被称为“格兰特”2型。

这繁杂的称呼往往把人们搞糊涂了。所以,人们还是习惯于称呼M3A1到M3A5战车,而不去区分哪一种是“格兰特”战车,哪一种是“李”战车。

奇特的外形和结构

M3中型战车在外形和结构上,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从外观上看,M3中型战车“很魁梧”,车高达到3.12米。显得“人高马大",另外一些突出特点是:炮塔不对称布置、2门主炮、车体侧面开有舱门,三层武器配置、平衡式悬挂装置、主动轮前置和车体右侧有突出炮座等。

M3中型战车的战斗全重为27.24吨,乘员6人(车长、驾驶员、2名炮长和2名装填手)。从结构上看,M3中型战车的最大特点在武器系统上。

其主要武器是2门火炮。1门是M2式或M3式75毫米榴弹炮,装在车体右侧突出的炮座内,携弹46发,火炮的高低射界为0~20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5度,另1门37毫米加农炮装在炮塔上,携弹178发,火炮的高低射界为一7~十60度,方向射界360度。

辅助武器为3~4挺机枪,其中最突出的是车长指挥塔上的7.62毫米机枪。所谓“三层武器配置",指的就是指挥塔上的机枪,炮塔上的37毫米炮和炮座内的75毫米炮。由于车体右侧有突出的炮座,炮塔不在车体的中轴线上,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此外,还有1挺并列机枪以及1~2挺车体前机枪。机枪弹的弹药基数为9000发。而当代主战战车上的机枪弹一般为2000一3000发。

M3中型战车的推进系统也很有特色。最突出的是各改进型战车上的发动机型号各不相同,这也反映出战时的特点。原型车上采用“大陆”9缸风冷航空汽油机,最大功率349马力。

各种改进型车,有的采用2台发动机,有的采用1台发动机,甚至有的采用5台汽车发动机拼凑起来。动力装置位于车体后部,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差速器→侧减速器一主动轮。

行动部分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侧6个负重轮分为3组,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条履带有79块履带板,履带板的着地面有橡胶垫块。M3中型战车的装甲防护不算先进,车体的主要部位甚至采用铆接结构,但在一些改进型车上已经采用了焊接或铸造结构。最大装甲厚度仅为37毫米。

车体侧面开侧门,虽然有利于乘员上下车和补充弹药,但削弱了防护性,后来的美国战车上已不再开侧门。各型M3中型战车的生产数量为:M3 4924辆,M3A1 300辆,M3A2 12辆,M3A3 322辆,M3A4 109辆,M3A5 591辆。

整体看来,M3中型战车具有强大的火力,机动性也不错,但防护性相对差一些,表现在车身较高、装甲较薄、铆接结构的车体等。另一个突出的缺点是,车内有6名乘员,加上2门火炮,显得十分拥挤。采用2门火炮,又分为两个层次,不便于车长指挥和发扬火力。当1942年后期美军开始装备M4中型战车后,M3中型战车逐步退出现役。

战车作为征服诸侯国的主要工具,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最早的战车出现在王指挥的甘之战中。可以说,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战车的国家。

甘之战是王时期夏军与游户家族在甘发生的一场战斗。在这次战役中,王杀了禹的继承人易,然后积极组建军队,加强了统治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获得中原部落首领的支持,夏还把部落首领改造成王公贵族,最终使世袭制合法化。这场战役不仅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场战役中,战车首次出现。

战车是中国古代用于战斗的马车。一般是一条腿,双轮,方形的马车,有两匹或四匹马。战车有很多种,轻车、钝车、E车等。一般车上3个军人,中间一个叫“皇族”,负责开车;左边一人叫“射击”或“多射”,负责远距离射击;右边一个叫“有容”,负责近程作战。此外,车上的三名士兵还配有一把青铜剑用于防身,当战车被摧毁或敌人跳上战车时,他们会近距离作战。战车上的士兵也穿着不同的皮甲,手持盾牌防身。

战车的主要武器有两种,远程武器和战斗武器。远程武器主要是弓或弩,射手使用,主要用于战车远距离冲击时的射击。兵器为戈,为所用,用于战车交错时钩住或啄击。戈是一种长柄钩形兵器,有锋利的双面刃和撞针。通常,它装备有战车。自夏指挥的甘之战中出现战车以来,战车的威力越来越受到诸侯国的重视。53臂戈一般长约3米。

后来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车成为战争的主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准,于是有了“千倍之国”、“千倍之国”之说。到了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战争舞台。

大金科技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沪ICP备2023024866号-3